導讀:華為自主研發的操作係統鴻蒙OS和Android有哪些區別?筆者選取了搭載鴻蒙OS的榮耀智慧屏,搭載yunos的天貓魔盒以及搭載當貝OS的當貝盒子來看看體驗究竟如何。
鴻蒙初開,天地始新,華為的鴻蒙OS發布會著實讓大家沸騰了一把,在當下的語境中鴻蒙OS的意義自是不言而喻,不過全新的概念也帶來了新的疑惑:華為自主研發的操作係統鴻蒙OS和Android有哪些區別?
根據發布會的PPT內容,我們知道鴻蒙操作係統是一款開源的跨平台操作係統,麵對的是手機、PC、電視以及IoT生態,今年的OS第一代落地產品就是廣泛關注的榮耀/華為智慧屏。鑒於目前官方還未真正開源,網上爭論也是眾說紛紜,不過根據對榮耀/華為智慧屏的測試中,不少人發現了ADB(Android Debug Bridge)的存在,以及整個兼容安卓應用的現象,這不能說明更多,但是鴻蒙OS初代兼容安卓是個基本事實。
再說回Android,國內安卓產品大都用的是刪減版的穀歌框架這是大家知道的事,而且按照安卓係統的發布流程,國內像小米、OPPO、vivo等終端會根據芯片廠商提供的Android 代碼,加上設備廠商的魔改以及終端品牌的自家特色而形成MIUI、ColorOS等。這些係統的底層邏輯沒有太大的不同,隻是各家優化的程度不一樣而已。
既然都跟安卓有關,或許通過對比搭載係統的產品UX(用戶體驗)可以對開頭的問題回答一二,而這也是用戶可以看到的更直觀的對比。筆者選取了搭載鴻蒙OS的榮耀智慧屏,搭載yunos的天貓魔盒以及搭載當貝OS的當貝盒子來看看體驗究竟如何。
一、UI視覺 拿到一款產品,用戶最先能接觸的就是開機之後的首頁UI展示,不管是導航設計還是焦點元素設計等都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到用戶體驗。
1.首頁導航設計 榮耀智慧屏:
榮耀智慧屏的導航界麵背景色采用了通透高的深藍色,而頁麵中所有字體顏色都選擇了清晰可見的灰白色,開機後的焦點自動落到“首頁”標簽上,焦點響應的同時會改變選中字體顏色並配有灰白色選框,始終保持鮮明的對比。
導航欄用的是比較傳統的設計方式,標簽分類,不停地往右滑動,頁麵下則展示相應內容,榮耀智慧屏的標簽頁有十多個,展示內容區域以扁平化的卡片作為載體,看起來和智能電視
天貓魔盒:
天貓魔盒開機之後的及焦點聚焦到了“精選”標簽上,首頁的背景色也采用了深色,比榮耀智慧屏飽和度更高的漸變深藍色。再來看看導航欄,除了有幾項分類不同外,天貓魔盒比起榮耀智慧屏擁有更多的標簽頁,需要不停地往右……
再看導航欄下的內容展示區域,和榮耀智慧屏的基本上沒啥區別。
不過,在焦點響應的選擇上,天貓魔盒顯然不如榮耀智慧屏有想法,同樣是深色背景,天貓魔盒保留了灰白色字體還加了個淺藍色的選框,選框確實醒目了,但裏麵的字就沒那麽好辨認了。
當貝盒子:
當貝盒子的UI首頁相比前兩者而言比較特別,首先用的是淺色係背景,然後在導航與內容展示上采用了左右分欄,每一個標簽處還有對應的圖標設計,比起橫向的導航來說,間距更大也更容易聚焦。
當貝盒子開機後,焦點會直接聚焦到“搜索”上,並且會放大icon並框選產生懸浮效果,同樣是淺色框選,當貝盒子就要比天貓魔盒更加合適且醒目。
2.焦點響應方式 榮耀智慧屏:

與手機不同或是PC不同,大屏操作的距離較遠,需要在響應時增加響應麵積以及特效等加強對用戶操作的提示。榮耀智慧屏從導航欄到內容的操作,在離開導航欄時留下了下劃線作為提示,並且在內容卡片上增加了光弧特效,選框也加上了泛白發光呼吸燈的效果,讓用戶不會輕易丟掉當前的焦點位置。
天貓魔盒:

天貓魔盒有著類似榮耀智慧屏的光弧特效,不過懸浮放大的卡片代替了框選線,而且在內容彈出的同時,白底黑字的內容介紹和視頻播放按鈕也同時出現,提醒用戶該卡片內容可以播放。除了導航欄的標簽字體變為藍色不夠醒目外,天貓魔盒的焦點也算比較有特色的。
當貝盒子:


當貝盒子在導航中的總是會引導用戶的視覺處在偏左的位置,導航欄的標簽由於有了圖標更容易區分,在選中分類時,圖標一般會出現統一色的陰影並伴隨懸浮放大的特效。
此時如果從導航欄來到內容展示區,焦點會聚在當前分類的第一個展示框,內容卡片會放大懸浮,同時會有陰影效果。不過在瀑布流的內容海報中,則會展示出放大懸浮再加上框選下方名稱的特點。
3.設計元素和說明 榮耀智慧屏:

扁平化、簡約等類似風格是這些年帶屏終端設備裏內容呈現的主流,信息如果過於密集很容易失去用戶的注意力,尤其對交互距離較遠的大屏電視來說尤甚。我們看一下榮耀智慧屏的通用設置界麵,可以看到隻有在“多屏互動”、“Huawei Share”以及“智慧屏操控”前三項,右邊的工具icon下才有一兩行小小的說明,而這也正是智慧屏與一般電視不一樣的地方,需要做下說明,而剩下的項目功能光從名稱上就足以了解。
天貓魔盒:

與榮耀智慧屏一對比,天貓魔盒的設置界麵可以說是“災難”。滿眼的是文字名稱和擁擠的一小段功能說明,而且具有代表性的圖標icon僅僅作為點綴和注腳,將這些內容全部布局在一張小卡片上,並且是多張鋪開的方式,很容易就產生信息過載的情況。
當貝盒子:

當貝盒子的設置界麵顯得尤為簡潔,以圖標為指向,附帶簡潔的文字名稱,類似手機設置界麵的設計,讓用戶可以很快直達想操作的選項。
二、交互 用戶體驗中對UI設計的感知僅僅是第一步,接下來比較緊要的當屬交互,交互體驗是否合理是否流暢是構成用戶對產品評判的重要組成部分。
1.自定義 這裏的自定義指的是在UI係統中有一些用戶可以自行選擇的功能,暫時在榮耀智慧屏上沒有看到這種個性化植入,所以就簡單來說說剩下兩款。
天貓魔盒:

電視是家庭客廳娛樂的主角,包括的觀眾自然是一家老小,天貓魔盒針對家庭不同年齡層人群分為了“全家模式”、“少兒模式”和“長輩模式”。三種模式下的內容都貼近該年齡層的用戶,而且在UI設計上也做了相應調整,可以說是非常人性化的設計了。
當貝盒子:

當貝盒子的UI自定義則偏向將簡潔進行到底,用戶在常規應用層上可以自主調整所下應用的位置以及留存,我個人比較喜歡的是側邊導航欄的自主化選擇,比如愛追劇的,可以刪掉其他所有分類而隻保留電視劇一欄,其他愛好同理。電視相對其他電子設備,用戶接受信息一直都很被動,看看上麵智慧屏和天貓魔盒裏麵的長長的導航欄就深有感觸,如今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呈現就可以了。
2.焦點路徑 天貓魔盒:

焦點路徑一般以平直且區域對齊為準,盡量避免大範圍的移動,基本上使用過的電視係統都是遵循這一規律的,結果不小心看到了天貓魔盒這個“奇葩”。天貓魔盒這裏的焦點移動路徑大致遵循的是曆史移動路徑原則,如圖所示,第一行的焦點從“無線網絡”離開,到達第二行後瀏覽到“CEC控製”離開,到達第三行的“係統信息”後,再按遙控器的上方向鍵,無法平直移動,而是跳到之前停留過的“CEC控製”。這種焦點移動路徑不太符合用戶的操作預期,容易產生混亂之感。
3.搜索(首頁搜索、應用搜索) 文本輸入一直是電視體驗的重災區,和所選即所得的手機PC相比,電視還要多一步確認的過程。下麵展示的是三個係統中的首頁搜索和應用搜索,榮耀智慧屏的兩個界麵都大致采用的是鍵盤與推薦內容上下分布原則,隻不過在鍵盤上的設計很不一樣,值得一說的是右邊的應用搜索做到了所選即所得,隻是首字母平鋪篩選的方式多少會降低選擇效率。
天貓魔盒與當貝盒子的搜索界麵都是采用的左右分欄結構,不過相同模式下,天貓魔盒的界麵以文字為主,而當貝盒子則直接以海報展示,效果更佳。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兩個不同入口的搜索頁麵,隻有當貝盒子保持了統一性。
榮耀智慧屏:

天貓魔盒:

當貝盒子:
4.智能語音 文本輸入目前看來長進不大,倒是智能語音的助力讓搜索變得更為便捷。三款產品都有智能語音功能,智能語音界麵也大同小異,隻不過在語音搜索的響應速度和結果上略有差異,速度和搜索結果的精準較高的是榮耀智慧屏,接著是當貝盒子,當貝盒子有時會在語音接受命令時識別較慢,最後天貓魔盒在搜索結果上不夠準確,舉例來說,輸入“我要看《烈火英雄》”語音指令後,天貓魔盒可能給出的結果是該部影片的百度
榮耀智慧屏:

天貓魔盒:

當貝盒子:
5.遙控器 交互除了係統響應所呈現的過程外,還有重要的交互工具就是遙控器。

先說共性,三款遙控器的主要按鍵結構幾乎是類似的,四方向鍵以及返回鍵布局也差不多。
再說個性,榮耀智慧屏的遙控器可以結合產品所附帶的卡片,實現一貼投屏功能,當然局限是手機型號必須在所支持的範圍內,投屏交互的需求還是挺大的,這一功能也非常強大;接著是天貓魔盒,本來天貓魔盒的M鍵一鍵直達功能還挺不錯的,不過隨著版本的迭代,現在一鍵直達所展示的頁麵還不如菜單鍵所調出的快捷功能菜單有用,天貓魔盒的設置和本地應用入口很難找,菜單鍵解決了這一問題;當貝盒子的魔術鍵設計在了側邊,類似手機的側邊鍵,按鍵可以調出常用菜單欄,包括設置、WiFi等等,體驗比較特別。
三、內容 看到了,交互後,用戶想要得到的無非就是內容,在用戶體驗的最後一環,來看看三款產品表現如何。
1.內容展示 內容多少的感覺還挺明顯的,直接搜索自己想看的看有沒有就是了。我從優酷
下麵的圖表非常直觀了,榮耀智慧屏的內容來源都寫的是來自華為視頻,缺少愛奇藝獨播的《花椒之味》和《最長1槍》是可以理解的,《烈火英雄》幾乎三大平台都有的資源,不知道為什麽榮耀智慧屏沒有;天貓魔盒資源;來自優酷,愛奇藝獨播的兩部沒有很正常;當貝盒子所搜索的資源都有,對比來看,比較令人滿意。

以《哪吒之魔童降世》電影為例,在線播放過程中的界麵大致也對比了一下,比較欣賞榮耀智慧屏裏的在線調節音效和圖像功能,天貓魔盒裏的倍速播放功能,不過天貓魔盒的界麵陰影層範圍太大了,直接影響正在播放的畫麵觀看,當貝盒子可調整的選項不多,或許跟片源有關。
天貓魔盒:

當貝盒子:
2.應用商城 內容除了在線資源,應用也是一部分,下麵展示的是本地應用和應用商城,從設計風格上看,榮耀智慧屏和當貝盒子的風格左右比較統一,從應用商城的豐富程度上來看當貝盒子和天貓魔盒要遠多於榮耀智慧屏,榮耀智慧屏不支持第三方應用的安裝,且自身的商城目前來說不算充足,當然後續可以慢慢填補起來,但就目前來看是個短板。
榮耀智慧屏:

天貓魔盒:

當貝盒子:

進過一番綜合對比,大致上要說,那在UI視覺部分,榮耀智慧屏的當貝盒子的優勢要明顯一些,而交互上,當貝盒子的個性魔術鍵體驗比較新奇,榮耀智慧屏的智能語音比較完善,天貓魔盒的三種模式非常貼心,不過焦點移動路徑確實是個硬傷,最後的內容上,當貝盒子的內容最全,天貓魔盒次之,而內容在現階段顯然是榮耀智慧屏的短板。
在整個對比的操作中,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三款產品雖然所搭載的係統都不太一樣,但在操作中並沒有產生天差地別的差距,類似安卓與iOS的區別是沒有的,起碼用戶在使用中很難感覺到操作係統的差異,更多的區別來自UI視覺、交互和內容上的品牌化設計,綜合上述幾項,個人比較傾向於當貝OS的用戶體驗。
(责任编辑:新聞)